人体系统解剖学

24-06-18     slbcun     935℃     0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是古老而又经典的医学基础课之一,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形态学的范畴。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准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解剖学与医学各学科之间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医学名词中有大量的术语来源于解剖学,解剖学是学习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由于科学发展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学科间交叉融合互相促进与彼此推动,使古老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拓宽与更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老树发新芽,又派生出许多边缘学科。

《系统解剖学》第9版的编写,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按照国家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发展与建设的长远规划,针对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正在进行“5+3”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将医学的精英教育与国家“卓越医师”建设规划的改革思路寓于教学载体的内涵建设之中,体现了时代精神,赋予了教材以新的生命。本教材除了具有医学本科生教材必须涵盖的“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三特定”即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的知识需求外,重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预防、医疗及健康的需求,服务于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解剖”一词含有剖开、切割的意思。远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经典医著《内经·灵枢》中就已有记载,直到现在这种用刀剖割的方法仍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更新、相关学科发展的推进等,推动了解剖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与加深。经历了大体解剖学、显微解剖学乃至超微结构解剖学三个阶段,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广义的解剖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我国的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有多种方法,通常把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重要的支柱学科之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

除系统解剖学外,按人体的某一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等)或某一器官,重点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等,称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来描述人体的形态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 macroanatomy。以显微镜观察为学习手段的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又称微视解剖学 microanatomy。密切联系外科手术的解剖学称外科解剖学surgical anatomy。联系临床应用,研究人体表面形态特征的解剖学称表面解剖学 surface anatomy。运用X线摄影技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X线解剖学X-rayanatomy。研究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的断面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断层解剖学 sectional anatomy。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科学称运动解剖学locomotive anatomy。以研究脑形态与功能为主的解剖学称神经解剖学 neuroanatomy。研究人体外形轮廓和结构比例,为绘画造型打基础的解剖学为艺术解剖学 at anatomy。当人类进入了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解剖学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分子和基因水平。产生了微创解剖学、虚拟解剖学、数字解剖学等新学科。随着人体奥秘的不断揭示和破译,又会有新的学科不断从解剖学中脱颖而出,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但在广义上仍属于解剖学范畴,推动解剖学的发展。


目录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三、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四、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六、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七、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八、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学

第一节 总论

一、骨的分类

二、骨的表面形态

三、骨的构造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五、骨的发生和发育

六、骨的可塑性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二、颅骨

第三节 附肢骨

—、上肢骨

二、下肢骨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论

一、直接连结

二、间接连结

第二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二、颅骨的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

二、下肢骨的连结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置和作用

三、肌的功能检查

四、肌的命名

五、肌的辅助装置

第二节 头肌

一、面肌

二、咀嚼肌

三、头部筋膜

四、浅表肌腱膜系统

第三节 颈肌

一、颈浅肌与颈外侧肌

二、颈前肌

三、颈深肌

四、颈部筋膜

第四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二、腺肌

四、腹肌

第五节 上肢肌

一、上肢带肌

二、臂肌

三、前臂肌

四、手肌

五、上肢的局部记载

第六节 下肢肌

一、髋肌

二、大腿肌

三、小腿肌

四、足肌

五、下肢的局部记载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二、躯干部

三、上肢

四、下肢

内脏学

第四章 总论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口腔

—、口唇

二、颊

三、腭

四、牙

五、舌

六、唾液腺

第二节 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二、咽的分部

第三节 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二、食管的狭窄部

第四节 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

二、胃壁的结构

第五节 小肠

一、十二指肠

二、空肠与回肠

第六节 大肠

—、盲肠

二、阑尾

三、结肠

四、直肠

五、肛管

第七节 肝

一、肝的形态

二、肝的位置和毗邻

三、肝的分叶与分段

四、肝外胆道系统

第八节 胰

一、胰的位置与毗邻

二、胰的分部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

第二节 喉

一、喉软骨

二、喉的连结

三、喉肌

四、喉腔

第三节 气管与支气管

一、气管

二、支气管

第四节 肺

一、肺的形态

二、胎儿肺与成人肺的区别

三、支气管树

四、支气管肺段

五、支气管及肺段的血液供应

第五节 胸膜

一、壁胸膜

二、脏胸膜

三、胸膜腔

四、胸膜隐窝

五、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 纵隔

一、上纵隔

二、下纵隔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三、肾的被膜

四、肾的结构

五、肾段血管与肾段

六、肾的畸形与异常

第二节 输尿管

一、输尿管腹部

二、输尿管盆部

三、输尿管壁内部

第三节 膀胱

一、膀肤的形态

二、膀胱的内面结构

三、膀胱的位置与毗邻

第四节 尿道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内生殖器

一、睾丸

二、附睾

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四、精囊

五、前列腺

六、尿道球腺

七、精液

第二芾男性外生殖器

一、阴茎

二、阴囊

第三节 男性尿道

一、前列腺部

二、膜部

三、海绵体部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二、输卵管

二、子宫

四、阴道

五、前庭大腺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一、阴阜

二、大阴唇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六、前庭球

【附】乳房

【附】会阴

第十章 腹膜

—、概述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四、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三、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二、心腔

二、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的血管

六、心的神经

七、心包

八、心的体表投影

第三节 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二、体循环的动脉

【附】全身动脉

第四节 静脉

一、肺循环的静脉

二、体循环的静脉

【附】全身静脉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总论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二、淋巴回流的因素

三、淋巴侧支循环

第二节 淋巴导管

一、胸导管

二、右淋巴导管

第三节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一、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二、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三、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四、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五、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六、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第四苷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一、肺的淋巴引流

二、食管的淋巴引流

三、胃的淋巴引流

四、肝的淋巴引流

五、直肠的淋巴引流

六、子宫的淋巴引流

七、乳房的淋巴引流

第五节 胸腺

第六节 脾

感觉器

第十三章 概述

第十四章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眼球壁

二、眼球的内容物

第二节 眼副器

—、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球外肌

五、眶脂体与眶筋膜

第三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眼的动脉

二、眼的静脉

三、眼的神经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第一节 外耳

—、耳郭

二、外耳道

三、鼓膜

第二节 中耳

—、鼓室

二、咽鼓管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第三节 内耳

一、骨迷路

二、膜迷路

三、内耳道

四、内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附】其他感受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述

二、颈丛

三、臂丛

四、胸神经前支

五、腰丛

六、骶丛

七、皮神经分布的节 段性和重叠性特点

第二节 脑神经

一、嗅神经

二、视神经

三、动眼神经

四、滑车神经

五、三叉神经

六、展神经

七、面神经

八、前庭蜗神经

九、舌咽神经

十、迷走神经

十一、副神经

十二、舌下神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第十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位置和形态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的功能和脊髓反射

第二节 脑

一、脑干

二、小脑

三、间脑

四、端脑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二、痛温觉、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四、听觉传导通路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六、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二、锥体外系

第三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相关递质

一、胆碱能通路

二、胺能通路

三、氨基酸能通路

四、肽能通路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一节 脊髓和脑的被膜

一、脊髓的被膜

二、脑的被膜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血管

二、脊髓的血管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第四节 脑屏障

―、血-脑屏障

二、血-脑脊液屏障

三、脑脊液-脑屏障

第二十—章 内分泌系统

—、垂体

二、甲状腺

三、甲状旁腺

四、肾上腺

五、松果体

六、胸腺

七、生殖腺

八、胰岛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人体系统解剖学.docx

分享 收藏 查看详细内容请点击:   下载
发表我的评论

表情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